自然资源
【位置面积】
茌平区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东部,东经115°54′~116°24′、北纬36°22′~36°45′。东临德州市齐河县,南连东阿县,西靠东昌府区、临清市,北与高唐县接壤。距聊城35公里,至济南80公里。区境南北直距43.5公里,东西横距46.3公里,区划总面积1003.37平方公里。
【自然地质】
茌平区属黄泛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含水层发育好,主要由亚黏土、亚砂及粉砂构成,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为主, 局部区域有氯化物类分布。
【自然地貌】
茌平区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较平缓,地面倾斜方向基本随河流流向自西南向东北微倾,高处标高35.0m,低处标高26.5m,平均坡降1/15000。由于黄河冲积,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形态。主要地貌类型有:缓平坡地、河滩高地、浅平洼地、决口扇型地。
缓平坡地是由黄河漫流沉积而成,是茌平区中部地区分布较大的地貌类型,分为高坡地和平坡地两种,面积各占一半。这种地貌类型区内,地势平缓,排水不畅。
浅平洼地广泛分布在茌平区东西部及中南部地区,是由黄河泛滥时远离主河道的静水沉积而成。大型洼地较少,小型洼地多,但分布较散乱。这种地貌类型区内,地势低洼,潜水埋藏深度较小,水质较差。
河滩高地主要分布在茌平区南部地区,是黄河泛滥主流冲积而成。这种地貌类型区内,地形相对较高,径流推泄通畅,水质较好,潜水埋藏较深。上部为河滩龙背高地,下部称河滩高地。
决口扇形地主要分布在茌平区西部地区,是黄河决口骨干支流冲积形成的,是黄河决口泛道的首端。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冲破堤岸,流速大减,大量泥沙沉积,形态如扇面,故称为决口扇形地。在决口扇形地内,地面起伏不平,有连绵的沙丘、冲沟。土壤质地均为沙质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常受风沙危害。这种地貌类型区内,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土壤脊薄、保水能力差,局部易积水成涝,造成轻度盐化。
【自然气候】
茌平区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四季分明,春季南风大而多,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夏季温度高,雨量大,雨热同步;秋季温和凉爽,降水减少;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常有寒流侵袭。这种气候属性和水文气象特征形成了“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爽多旱、冬季干寒”的气候特点。
【自然水文】
茌平区属海河流域。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茌中河、冯氏河、西新河、老徒骇河、七里河、茌新河、普济沟、管氏河、赵牛河等11条骨干河道,总长度216.8千米,均为季节性河流。徒骇河、马颊河为海河水系,其余均属支流。徒骇河以西有西新河、老徒骇河、七里河,以东有茌新河、茌中河、赵牛新河、管氏河、普济沟、冯氏河。其中:西新河、老徒骇河、茌新河、茌中河在境内直接汇入徒骇河,七里河在高唐县佟官屯北汇入徒骇河,赵牛新河在禹城汇入徒骇河,管氏河在禹城汇入徒骇河。全水系主要承担上游及境内径流排水,年径流量4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100337公顷,农用地81905.18公顷(其中耕地64719.23公顷),占总面积的81.63%;建设用地17602.01公顷,占总面积的17.54%;未利用地829.56公顷,占总面积的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