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茌平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号:
发布时间: 2021-09-03 发文单位:茌平区人民政府

聊城市茌平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聊茌政办发〔2021〕6号

聊城市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茌平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

现将《茌平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聊城市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1日

茌平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增强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7〕184号)、《山东省水利厅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的通知》(鲁水资源〔2017〕22号)等文件精神及国家、省市相关部署和要求,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水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促进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和应用,构建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控制水资源消耗强度,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区节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用水贯彻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为茌平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双控与双促相结合,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用水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节水模式和消费模式。

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引领相结合。加强节水制度建设,形成促进高效用水的制度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各行业节水,建立全社会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坚持政府指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加强政府对节水的引导和规制作用,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考核工作。创新节水宣传教育方式,加强社会监督,逐步形成全社会广泛自觉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风尚。

坚持统筹兼顾与稳步推进相结合。统筹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产业布局、用水结构和水平、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分解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目标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三)总体目标

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双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双控目标全面完成,初步实现城镇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与水资源协调发展,全区用水总量得到有限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得到有效管控。到2021年底,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规定以内;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满足省厅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三条红线”,不断强化用水需求管理和用水过程管理,切实推进机制创新,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到2021年底,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规定以内,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满足省厅要求,电力、电解铝等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实施生活节水改造,禁止生产、销售并限期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到2021年底,全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0%以内;加强农业节水改造,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到2021年底,全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国家目标要求;加强用水计量设施建设,到2021年底,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达到80%以上,工业用水计量率达到100%;按照政府主导、单位主责的原则,大力推进节水载体创建,到2021年底,50%以上公共机构建成节水型单位,20%以上居民小区建成节水型居民小区;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到2021年底,全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为确保全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目标按期完成,对照《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确定的各项任务指标,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各行业节水

开展农业节水增产、工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耗等节水行动,强化行业总量和强度控制,全面推进各行业节水。

农业节水方面。通过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落实农业节水增效,加快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强化农业计量管理,努力提供农业灌溉计量率。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田间节水工程设施建设进度,大力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

工业节水方面。重点开展电解铝、纺织、化工、碳素、味精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将用水效率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探索用水超定额管理,倒逼企业提高节水能力,落实淘汰落后产能要求,从严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取水。

城市节水方面。推行生活节水器具,全面实施阶梯水价制度,推广节水型单位和节水型小区建设。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管管理,实施供水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

(二)深入落实各项节水制度

积极落实县域用水总量行业分配方案,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将再生水、微咸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加快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把用水定额作为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计划用水下达、节水型企业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健全节水标准体系。实施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开展高耗水行业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强化行业和产品用水强度控制。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水价形成机制。严格执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和特殊行业用水水价政策,全面落实居民用水阶梯水价政策,健全农村生活用水价格管理机制。

(三)积极推行节水新机制

结合全区新旧动能转换,以推进水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积极创新节水管理机制,逐步提升节水管理水平。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方面,切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区级年度取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发展,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区域发展、城镇化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强化农业节水,加强骨干渠系节水改造、田间工程配套和农业用水管理,实现从水源、输水、配水、灌水全过程的精细化节水管理,推广喷灌、微灌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进一步完善灌排体系,全区高效节水灌溉率大于40%。

深化工业节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大力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推进节水型企业创建,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大于50%,工业用水计量率为100%。

积极推进节水载体建设。积极开展节水型社区、企业、机关、校园等节水载体创建活动。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各类节水型载体覆盖率,发挥节水标杆示范作用。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成率大于50%,节水型居民小区建成率大于20%。

积极推进城镇节水和生活节水器具推广。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实施城镇供水管网更新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小于10%。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公共场所和新建居民家庭全部采用节水器具。

加强再生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利用,逐年提高利用比例。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回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和建筑施工等,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再生水利用率大于20%。

(四)引领科技创新

加快推动节水科技成果转化,积极申报节水技术、产品、设备使用示范基地和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建设。鼓励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广节水产品和技术,逐步推动节水技术成果市场化。对标先进水平,开展节水项目合作示范。大力推进综合节水、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信息监测,建设节水型社会创新示范区。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示范和应用。鼓励非常规水利用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积极引导非常规水利用,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展节水技术、产品评估及推荐服务,鼓励形成节水产业技术创新。

(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节水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广泛动员推荐节水型社会建设,创新节水宣传方式,积极营造全民参与节水的社会氛围。加大电视、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关于县域节水新闻报道力度。深入宣传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及典型案例,强化节水护水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各类节水基地、平台作用,因地制宜开展节水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各类节水载体专题培训、基础管理培训以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技术业务培训,提升节水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行业能力。

(六)拓宽投融资模式

落实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节水领域的相关政策,积极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依法合规支持节水工程建设、节水技术改造、非常规水源利用等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营。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节水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加强商业和运营模式创新,积极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培育节水产业。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

三、工程措施

(一)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投资2.3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渠道疏浚779.87公里,渠底硬化35.89公里,衬砌28公里,新(改)建及维修建筑物278座,更新机井263眼及配套管网,布设测水量水电122处,配套移动计量设备28套;二期投资1148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疏浚整治渠道22.48公里,衬砌渠道17.24公里,新改建及维修建筑物88座,硬化管理道路5条,长4275米,布设测水量水电26处等。

(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程。茌平区2021年新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3万亩,涉及胡屯镇。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安装四声道广角超声波时差明渠流量计4套、插入式超声波流量计2套,开展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等五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制建设。项目总投资72万元,全部为中央资金,其中测水量水设施购置安装费44.73万元、新增胡屯镇信息化平台管理设施费1.5万元、精准补贴13.27万元、节水奖励1万元、宣传培训费3.3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3.5万元、实施方案编制费3.2万元、监理费1.5万元。

(三)国家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经过积极争取,2021年,茌平区成功申报国家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通过老徒骇河、七里河、冯氏河、管氏河4条河道清淤、衬砌拦蓄工程,实现用地表水置换深层地下水:①清淤整治老徒骇河西王闸至张桥闸段,全长6km,通过清淤疏浚扩挖,增加河道容积,河道两岸建设小型一体化泵站,配套低压灌溉管道,实现地表水置换,对靠近村庄的河道岸坡进行护砌;②整治七里河北孟桥至八刘闸段,全长约4.3km;③整治管氏河苇子园桥至孙桥南桥段,全长约5.8km;④衬砌治理冯氏河东环路至陈庄闸段,全长约2.5km;⑤优化地下水监测站网,加强取用水监控计量,进行压采效果评估。项目实施后,可减少地下水开采,对深层水井和部分浅井进行封存,实现压采深层井135万立方米,浅层井223万立方米目标,对27眼深层水井和部分浅井进行封存,做大盛水容器,多引蓄黄水、河水、雨洪水资源。

四、非工程措施

(一)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生产,在稳定粮食产量和产能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因地因水选择种植作物,合理种植低耗水作物,推广耐旱农作物新品种,鼓励发展旱作农业,实现以旱补水。

(二)城镇节水措施

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一是提倡、鼓励城镇居民安装节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节约新水。二是降低管网漏损率。加强城市管网维修管护,整治跑、冒、滴、漏等现象,减少输水过程中渗漏损失,节约水资源。三是积极推进雨水收集系统。推行居民雨水收集利用,采取措施收集雨水。四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三)实施合理水价

用水水价是否合理,影响节约用水工作的开展。改变长期以来水价偏低的实际,适当提高水价,用价格杠杆促使居民节约用水,推进节水器具使用,达到节水目的。

(四)工业节水措施

用先进的节水工艺,提高冷却水重复利用率。积极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等节水工艺和技术,加快淘汰落后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支持高耗水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再生水回用改造,增加水质处理工艺,提高重复利用率,减小企业取用的新水量,减少废水的排放。加强工业企业污水回用,减少废水排放。强化工业节水源头管理,工程节水设施项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加大监督力度,建立企业用水监管制度。

(五)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完善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全面推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完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加快建立起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遏制过度无序低效开发水资源,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科学合理确定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用水量。科学核定取用水户许可水量,对用水量达到或者超过区域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可通过水权交易解决新增用水需求。培育和规范水权交易市场,探索县域间、行业间、用水户间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开展水权水市场建设试点,不断规范水权交易市场。鼓励用水产品生产者改进产品的节水性能,鼓励销售者在采购和陈列商品时选择高效节水的产品,引导消费者优先选择高效节水产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制

区政府已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推动,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拟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机构和人员,共同做好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

(二)稳定投入机制,保障节水投入

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好项目资金,推进节水工程建设。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逐步形成上级和当地资金为主,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同时加强资金运用的监督管理,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保障投入机制的完善和稳定。

(三)加强宣传发动,营造全域氛围

采用多种形式,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宣传节水达标建设工作,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我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鼓励公众参与,增强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危机意识,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保障我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附件:1.茌平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茌平区节水型社会评价赋分表

3.茌平区节水型社会任务分解表

附件1

茌平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刘志华    副区长

副组长:张电广    区水利局局长

成  员张  栋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贾国顺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高廷泽    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王  芳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董建忠    区财政局局长

迟曙光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宗军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张学辉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王  征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刘占利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

杨  勇    区统计局局长

郎以军    市生态环境局茌平区分局局长

胡伟民    区税务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水利局,张电广任办公室主任,桑科之任办公室副主任。


附件2:

茌平区节水型社会评价赋分表

序号

评价类别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满分

分数

1

用水定额管理

严格各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强化定额使用

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节水载体认定等工作中严格执行用水定额,得8分。在近年上级部门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中,发现一例未按规定使用用水定额的,扣1分,扣完为止

8

2

计划用水管理

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城镇非居民用水单位数量占应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城镇非居民用水单位数量的比例

所占比例达到100%,得10分;每低3%,扣1分,扣完为止

10

3

用水计量

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农业灌溉用水计量水量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比例

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80%,得5分;每低4%,扣1分,扣完为止

5

工业用水计量率:工业用水计量水量与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

工业用水计量率为100%,得5分;每低3%,扣1分,扣完为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计量率必须达到100%,否则本项得0分

5

4

水价机制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推进农业水权制度建设,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际实施面积占计划实施面积比达到100%,得2分;每低2%,扣0.1分,扣完为止

实际执行水价加精准补贴(补贴工程运行维护费部分)占运行维护成本比达到100%,得2分;每低2%,扣0.1分,扣完为止

4

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得4分;未实行,得0分

4

实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非居民用水实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得4分;未实行,得0分

4

水资源征缴

按标准足额征缴水资源,得4分;在近年上级部门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中,发现1例未足额征缴的,扣1分,扣完为止

4

5

节水“三同时”管理

新(改、扩)建建设项目执行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

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全部执行节水“三同时”管理制度,得6分;在近两年本级或上级部门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中,发现1例未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的,扣1分,扣完为止

6

6

节水载体建设

节水型企业建成率: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数量与重点用水行业企业总数的比值

节水型企业建成率≥50%,得6分;每低3%,扣1分,扣完为止

6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成率: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数量与公共机构总数的比值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成率≥50%,得6分;每低3%,扣1分,扣完为止

6

节水型居民小区建成率:节水型居民小区数量与居民小区总数的比值

节水型居民小区建成率≥20%,得6分;每低1%,扣2分,扣完为止

6

7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城镇公共供水总量和有效供水量之差与供水总量的比值。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10%(各地区可根据《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对10%的评价值进行修订,按照修订值进行评分),得8分;每高1%,扣1分,扣完为止。

8

8

生活节水器具推广

全面推动公共场所、居民家庭使用生活节水器具

公共场所和新建小区居民家庭全部采用节水器具,得8分;发现1例未使用,扣1分,扣完为止。(初评抽查的公共场所和居民家庭不少于10个)

8

9

再生利用

再生利用率:经过处理并再次利用的污水量与污水总量的比值(指市政处理部门,不含企业内部循环利用部分)

再生利用率≥20%,得8分;每低1%,扣1分,扣完为止

8

10

社会节水意识

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

经常性开展节水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水情知识和节水知识,得4分;未开展,得0分

4

公众具有明显的节水意识

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公众节水意识调查,70%以上的调查对象具有明显的节水意识,得4分;每低5%,扣1分,扣完为止

4

11

加分项

节水标杆示范

区域内有企业、公共机构、产品、灌区被评为国家级或省级水效领跑者或节水标杆单位(企业),加3分

3

实行节水激励政策

本级财政对节水项目建设、节水技术推广等实行补贴或其他优惠等激励政策,加4分

4

推广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率[10]≥40%,

3

总分




110

附件3:

茌平区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任务分解表

评价类别

责任单位

任务分工

考核分数

用水定额管理

区水利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负责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节水载体认定等工作中执行用水定额情况(包括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统计表、用水定额审查统计表、取水许可登记表)

8

计划用水管理

区水利局

计划用水管理情况(包括情况说明、计算公式)、用水计划(包括取水计划文件通知、用水单位批复表、公共管网用水计划批复)

10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共管网内用水户统计、用水计划批复

用水计量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农业灌溉用水(包括情况说明、用水率计算公式、农业用水计量表、灌溉机井数量表、计量设施安装图片)

5

区水利局

工业用水量计量(包括情况说明、计算公式、用水单位用水量台账、计量设施安装图片)

5

水价机制

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

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农业水权制度建设、农业用水精准补贴、节水奖励机制(包括情况说明,计算公式,完成情况统计表,领导小组文件、实施方案)

4

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包括情况说明、相关文件)

8

区税务局、区水利局

水资源税征缴情况(包括情况说明、征缴统计表)、调整水资源税征收标准(包括聊城、茌平文件)

4

节水“三同时”管理

区行政审批局、区发改局、区水利局、区住建局

节水“三同时”情况(包括情况说明,审查核发登记表、设施验收等)

6

节水载体创建

区水利局、区工信局、区发改局、区住建局

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小区(包括情况说明、计算公式、创建申报文件、各级创建文件等)

18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区住建局

供水管网漏损率(包括情况说明、漏损计算公式、供水总量统计表、漏损控制措施等)

8

生活节水器具推广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住建局

节水器具推广使用(包括情况说明、普及率、验收材料、安装统计等)

8

再生水利用

区住建局、区生态环境局

再生水利用(包括情况说明,计算公式、再生水回用项目情况、再生水监测报告等)

8

社会节水意识

区水利局、区住建局

开展节水宣传(包括情况说明,相关文件、现场照片等),开展公众节水意识调查(包括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

8

节水标杆示范

区工信局、区水利局

节水标杆示范(包括情况说明,相关文件)

3

节水激励政策

区财政局、区水利局

实行节水激励政策(包括相关文件、补贴或其他优惠政策)

4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发改局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包括情况说明、相关文件、计算公式、含千亿斤粮食、国土、小农水等节水项目统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