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解读】《聊城市茌平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3-2035)》

字号:
发布时间: 2023-10-23 发文单位: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解读】关于《聊城市茌平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3-2035年)》

文件解读

一、制定背景

2020年茌平经济开发区完成体制机制改革,定位为“茌平经济发动机、工业战线主战场”。“十四五”时期,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对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开发区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发展规划为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是推动经济增长、提升生活品质,实现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基石。

二、决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22年第二次修正));

2、《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

3、《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

4、《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8年修正)》;

5、《山东省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19年)》;

6、《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7、《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年);

8、《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9、《山东省“三线一单”管理暂行办法》;

10、《聊城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2017年);

11、《聊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2、《聊城市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

13、《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年)》;

14、《聊城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聊政发〔2021〕6号;

15、《聊城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送审稿);

16、《山东省茌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5年)》;

17、自然资源部2022年10月14日下发的山东省“三区三线”矢量成果。

三、出台目的

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五方面着手规范提升,力求以“低碳、高效、集约”的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经济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开发区发展模式。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面积为31.19平方公里。北至北环路以北1.4千米,南至铝城路,西至西环路,东至东环路。其中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24.34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南至804省道(城区工交路)、北至北二环路、东侧以原开发区审批范围,西侧到温陈至胡屯公路。

五、规划期限

规划以2023年为基准年,远期到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六、规划结构

茌平开发区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十二区”的总体空间结构。构建产业上下链条联动,园区一体化发展的整体空间格局。

一心:开发区管理中心;

两轴:延邯济铁路的发展主轴,延滨湖大道的发展次轴;

十二区:按照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需求,规划2035年空间布局形成12个功能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产业功能区,分别为:为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区、新材料产业区、物流仓储产业区、转型升级产业区、数字经济产业区和生产生活融合区,共计六类12个功能区。

七、主要内容

战略定位。“济南都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聊城市副城区和工业制造副中心”

产业定位。世界一流的铝及铝精深加工基地和冀鲁豫区域重要的汽车零配件产业基地。

产业体系。规划形成“2+3”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铝及铝精深加工主导产业、生态环保建材产业,培育数字经济、新材料和现代物流三个新兴产业。

发展目标。完善开发区生产配套体系,建成全省具有合理经济规模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较高技术水平的经济开发区。铝及铝精深加工等规模产业的产业链继续延伸,规模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逐步成为全区的主导产业;数字经济、新材料、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成为开发区逐步成熟的产业门类,带动性逐步增强。全区高新技术孵化、研发功能突出,实现产业的上下游拓展,产业得以集群化发展,最终建成山东省重要的、最具成长潜力的经济开发区之一。

八、战略方针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活力和实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的主体。强弱项补短板,大力发展现代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布局,推动茌平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突出高端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产业发展全局,增强高端要素资源集聚重组能力,引进高端项目,吸引高级人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技术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和服务业高端化,实现产业现代化。

突出创新发展。引进和培育先进技术,促进工艺和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增长质量,以创新为驱动力促进有色金属、环保建材和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跨越发展,

突出集约发展。强调要素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构建产业发展大平台,形成竞争力强、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低效闲置土地重新利用;延长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实现产业及用地集约化发展。突出绿色发展。强化“节能、绿色和低碳”意识,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以绿色、低碳引导产业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提升产业发展效率,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实现“集约茌平经济开发区”与“绿色茌平经济开发区”互动发展。

九、总体战略定位

根据茌平经济开发区的重要地位,结合周边区域发展状况,规划将茌平经济开发区定位为“济南都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聊城市副城区和工业制造副中心”

十、关键字阐释

绿色低碳:在铝深加工产业中,"绿色低碳"概念是指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环保和低碳的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碳排放。采用高效能源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现代技术,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加强废铝回收和再利用,减少新铝的生产量;通过改善生产过程和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员工参与培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

十一、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茌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具体联系人:张士平

咨询电话:0635-429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