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乡村文化振兴”区卫健局专场 新闻发布会

字号:
发布时间: 2023-12-01 发文单位:茌平区人民政府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茌平区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

茌平区政府新闻办继续组织举办“乡村文化振兴”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茌平区卫健局专场。我们邀请到:茌平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商程鹏同志,茌平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红霞同志,他们将围绕区卫健局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有关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介绍。

首先,请商程鹏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商程鹏:

各位媒体朋友:

“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乡村文化要振兴,就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此,茌平区卫生健康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履职尽责,狠抓落实、奋力赶超,全力推进卫生健康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切实保障了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一是提质扩容,区级医疗高地逐步凸显。建立了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3个区域医共体,覆盖全区17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实现了区域医疗健康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应用、便民惠民。民生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区人民医院感染病房楼及康复中心、区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改扩建及立体停车库、聊城市皮肤病防治院和信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楼等重大卫生项目稳步推进。全面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危孕产妇救治、新生儿重症救生救治、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和癌症中心六大中心和区域消毒中心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区医院电子病历分级通过了四级评审,区中医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评价达到了三级。大部分医疗机构实现了微信预约挂号,微信线上支付等便民措施。持续加强“互联网+医疗”建设,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远程心电医疗管理平台、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区人民医院建成了互联网医院,实现了远程会诊、互联网复诊。

二是强基固本,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已建成10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中心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43个村卫生室,达到了每个乡镇有1所公办卫生院、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按要求全市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基本完成,其中聊城市皮肤病防治院(信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综合楼、胡屯镇卫生院、温陈街道丁块卫生院3个门诊病房楼项目全部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全区17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经过努力目前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5家,创建社区医院2家,全区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家卫生院建设成规范化层流手术卫生室,4家中心卫生院、7家乡镇卫生院配备了CT,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

三是擦亮品牌,弘扬成无己中医药传统文化。成无己,茌平区洪官屯镇成庄人,宋金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国医“亚圣”。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上,茌平区以打造“成无己”中医药传统文化品牌为载体,突出传统、重视底蕴、注重内涵,一方面,抓龙头。以区中医院为龙头,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培养中医药技术人才,大力开展针刺、灸法、火罐、推拿、贴敷、足疗、药浴、熏蒸、刮痧等40多种中医非药物特色服务;先后投资1.05个亿改扩建门诊医技综合楼、建设立体停车库,新增1.5T磁共振、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等设备,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诊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茌平区中医院、洪官屯镇成无己纪念馆均被省卫生健康委评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另一方面,强基础。实施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九大提升”工程,17家乡镇卫生院均建设了国医堂,设立了中医诊室、康复科室和中医特色诊疗室,国医堂升级改造实现全覆盖。优选全区10%的村卫生室以点带面建设“中医阁”,打造中医药服务就医圈,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第三,创品牌。围绕成无己中医药文化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发展中药种植产业,谋划成无己中医药文化养生小镇,打造“成无己中医药文化”绿色品牌。

四是凝心聚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事争一流。智慧化中药房建设为老百姓提供便捷化服务。在全市率先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患者提供审核、调剂、复核、煎煮、配送“一站式”服务,配备煎药机58台、自动打包机4台,600㎡的智慧中药房投入使用,实现中药处方流转,为老百姓提供便捷化服务。山东首支背囊化应急小分队在茌平成立。为满足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先期的处置需求,依托区医院、中医院等5家机构投资25万余元组建了4支60人的背囊应急小分队,由紧急医学救援、中毒处置等各个基本单元组成,拥有依托救护车的中短途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不依赖于机动车的短途处置能力。全国示范性医养结合创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聊城市财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原山东盛世千岛山庄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10月18日—10月20日,国家卫生城复审专家组对我区国家卫生城工作进行了暗访明查,取得圆满成功,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成效显著。

五是健康惠民,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满意度。区医院、二院、中医院积极开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试点,建设多元化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区医院、二院设置了老年医学科,中医院设置了康复科和治未病科,设置老年护理服务床位90张,培养老年医学、护理等人才15人,推动了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积极推进托幼工作,新增托位890个,千人口托位达4.52个,建成普惠托育服务机构4家。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在博平、杨屯等6个乡镇免费为适龄妇女查体1.7万余人次。持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区22家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机构设立了家庭驿站、家庭医生工作室和健康小屋,组建119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1.5万人,签约服务率61.15%,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良好局面。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相信,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携手同心、接续奋斗,勇毅笃行,我区卫生健康系统“奋力赶超、争创一流”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区卫生健康工作一定能够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为谱写茌平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持人: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问:茌平区在发挥成无己故里的中医药独特优势,做强“成无己”品牌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绩?

张红答:成无己,茌平区洪官屯镇成庄人,宋金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国医“亚圣”。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打造“成无己”中医药品牌上,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

一是建设中医药宣教基地,传播中医文化知识。成无己纪念馆,中医药氛围浓厚,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作用,依托成无己纪念馆,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会,组织中小学生、大学生团体参观、召开中医药知识讲座及中医药节庆日等活动宣传中医药文化,广泛传播中医药知识。2022年,茌平区洪官屯镇卫生院作为第一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的五年期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单位。目前,洪官屯镇卫生院即将迎接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验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能力进一步升级,建设了官方网站、公众号、线上VR展馆等线上宣传教育阵地,扩充了训诂专家钱超尘工作室、中药器具展示室、香囊药茶制作室、中医非遗文化展示室、文创作品展示室五个展区,打造了《伤寒大师成无己》纪录片、成无己系列动漫、成无己国画、《注解伤寒论元明本》系列文化产品。通过精心准备,全面提升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能力。

二是挖掘成无己学术思想,加强中医内涵研究。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守护好中国古代中医学文化成果,茌平区以国家重大文化保护工程《中华医藏》编纂为契机,系统梳理茌平中医药发展脉络,加强成无已茌平名医经验挖掘整理,推进茌平中医药古籍经典研究保护,特别是洪官屯镇卫生院袁恒勇院长和孙玉霞医师积极开展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成无己学术及养生文化》经市级审核推荐和省级专家评审,荣获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成果优秀奖。

主持人:请继续提问。

问:从刚才商局长的发布词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

商程鹏:近年来,茌平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关于印发<聊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三年规划>的通知》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累计使用债券资金3000余万元,投入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改扩建,购置亟需的设备设施。冯官屯镇卫生院、杨屯乡卫生院、洪官屯镇卫生院、博平镇卫生院、胡屯镇卫生院、温陈街道丁块卫生院、聊城市皮肤病防治院(信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门诊病房楼建设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8个村卫生室新建或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购买CT、彩超、DR等先进大型医疗设备12(台)套,全部投入使用。全区17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5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创建社区医院2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健康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在村级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全区103个一体化卫生室,省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3个,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7个,区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79个,达到区级以上示范标准的村卫生室共有99个,标准化水平95.2%;配备智慧随访设备和康复理疗设备区级以上示范标准村卫生室数达到79个,设备配备完成率达到75.96%,3家新建成的和部分已建成的省市级中心村卫生室除智慧随访设备和康复理疗设备外,还配备了血液分析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设备,村级服务网底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主持人:请继续提问。

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那么2023年我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开展的工作都有哪些呢?

张红霞: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及相关文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2023年我区主要工作重点是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和效果。

一是统筹做好老年人、儿童相关健康管理服务。我区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切实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检相关能力建设和质量控制,建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质控队伍,加强诊疗诊治、转诊转介、健康干预等服务。同时,以预防接种为主线,为0-6岁儿童主动提供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签约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连续服务,全面推行预防接种门诊分时段预约、周末接种服务,提升了接种患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是做细、做实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茌平区65岁以上老年人85277人,占人口总数的16.48%,其中慢性病患者50.24%,各医疗卫生单位加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和发现力度,及时将发现的患者纳入健康管理,提供随访评估及分类干预,积极组织健康专家、心理专家,以健康饮食科普知识、情绪疏导为主题,依托社区、小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先后开展心理辅导讲座58场次,普及人数2100多人,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200余人次,心脏不适、高血压、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成功案例达到120余人。

三是扩大门诊医防融合服务流程标准化改造。全区1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标准化医防融合服务流程设置指南》,对“诊前咨询或预约、健康驿站建(更新)档随访、定向分诊、诊间健康评价和就医、诊间或诊后健康教育(指导)、复诊(下次随访)预约”等环节逐一细化服务内容,完善家庭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分工协作机制,于2023年11月底全部完成医防融合标准化流程改造,并开展工作。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