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解读:区政府召开2022年度第11次常务会议
2022年度第11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议题解读
一、全区耕地保护问题及整改情况
7月1日,全省暨全市耕地保护工作视频会议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整改工作,迅速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相关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根据上级要求,结合上级下发的图斑,全力推进整改工作。
1.耕地流出整改方面。根据 2021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我区耕地流出143146亩,对比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净流出耕地1559亩,这是我区耕地减少的“硬缺口”,必须补足。在耕地流出中,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和违法建设占用的面积9733亩,必须整改,截至7月11日,已整改1737 亩,符合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二上”新增耕地认定条件的564.5亩。
2.永农内植树整改方面。省厅下发我区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新增植树面积4003亩,这也是必须整改的。截至7月11日,已整改1217亩,符合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二上”永农认定条件的279.3亩。
3.耕地占补平衡整改方面。我区2017-2021年间耕地占补平衡入库项目11个,涉及图斑966个,面积7504 亩。此次省核查组共下发疑似问题图斑146个,面积449.34亩,截至目前,已整改图斑137个,面积 370.29亩;正在整改图斑2个,面积11.04亩;申请核减图斑7个,面积13.05亩;此外下发图斑中有 54.96亩农村道路、沟渠需申请核减。通过自查,发现问题图斑170个,面积186.9亩,目前已整改完成。
二、下步打算
针对上述问题,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与各乡镇(街道)全力推进整改工作,确保7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务。下一步,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始终保持耕地保护高压态势。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法治意识。用好法治宣传日、全国土地日等宣传节点,用活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开展全面深入地耕地保护宣传,在全民中努力营造“耕地保护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二是大力推进田长制,狠抓源头治理。继续加大田长巡田力度,用好考核指挥棒,压紧压实田长责任,确保巡田实效,从源头上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趋势。三是加强用途管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行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明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优先级,严格土地用途管制,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厉打击各类私自改变耕地用途、违法违规乱占耕地行为。全面推行“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监管系统”,通过“天上看、空中巡、地上查、网上管”等手段,强化监测、分析、监管能力,实现自然资源全要素监测、全业务监管。
2022年度第11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关于6月份全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议题解读
一、重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
一是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修编完善了《2022年茌平区城市防汛应急预案》,组建了300人的防汛抢险应急队伍,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2次。防汛抗旱物资仓库已确定了施工单位,正在推进建设。茌平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21-2035)年已经编制完成。积极推进冯氏河、管氏河等中小河流治理。二是坚持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采取管道输水灌溉等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现代水网规划已编制出初稿,正在征求意见。枣乡街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茌平区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提升工程都已基本竣工。茌中河排水工程项目一期已完工。组织重点用水企业赴阳谷参加工业节水现场交流会,对标先进。茌平华旭新材料、金号家纺被评为市级节水型企业。三是狠抓生态环境保护。截止6月底,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我区20项问题,已完成整改8项,达序时进度12项。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区32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7项,达序时进度5项。完成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方案编制并经过市级评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3平方公里。四是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茌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形成初步方案。济郑高铁茌平段主线结构工程已完成工程形象进度81%,完成产值20.78亿元。2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成立项、招标等相关手续,并入场施工。
二、下一步措施建议
(一)继续配合好专项巡察。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强化整改责任落实,对巡察组指出的问题,主动认领、照单全收,不讲条件、不讲客观,虚心接受、立行立改,坚决整改。建议各单位党组履行好主体责任,认真抓好重点难点问题整改,把问题整改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强化督导协调。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当好参谋助手,紧盯上级决策部署,立足茌平实际,及时汇报相关工作,推动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完善统筹推进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加强重点任务推进。建议各单位对承担的重点任务进行再梳理、再细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落实推进力度,确保重点任务按时按量完成。
2022年度第11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关于2022年茌平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议题解读
一、基本情况
2022年全区小学六年级毕业7401人,新一年级学位需求8891人,学位需增加1490人。其中城区小学六年级毕业 3942人,新一年级学位需求5246人,学位需增加1304人。
2022年全区初三年级毕业5723人,新初一学位需求7401人,学位需增加1678人。其中城区初三年级毕业2730人,新一年级学位需求3942人,学位需增加1212人。
二、招生、录取工作一网通办
2022年茌平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和录取,不再要求家长提供纸质材料。录取所需数据区教育和体育局积极协调大数据、公安、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数据信息。
三、招生时间
小学招生报名8月2日-4日;初中招生报名8月4日-6日。
四、招生政策调整内容
2022年招生报名方式不变,招生办法不变,中小学划片招生范围不变。招生政策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一)部分政策不变
1.网上招生报名方式不变
今年,我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仍然实行“一网通办”。适龄儿童少年监护人需要下载并安装“爱山东”APP并完成注册及实名身份认证,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入“茌平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进行信息采集。
2.招生方法不变
公办学校按照学生户籍所在地,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禁止招收择校生。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按照居住证或居住地址参与划片招生,免试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落实优抚对象子女入学政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免试入学。
3.划片范围不变
各学校划片招生范围不变。
(二)五个方面政策调整
1.小学入学年龄变化
为缓解2023年入学高峰就读压力,2016年9月1日-30日出生适龄儿童可自愿申请2022年入学就读。
2.有效户籍迁入时间截至2022年7月31日
为确保大数据信息与招生平台信息的顺利对接,户口迁入有效时间截至2022年7月31日,即报名时间开始(8月2日)前两天。
3.2022年随迁子女入学材料限制时间要求连续6个月以上务工(人社局备案劳动合同、社保信息)、经商(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个体户工商登记信息)、居住证、房屋租赁合同等信息,要求2022年3月1日至8月31日(6个月)连续有效。
4.录取顺序由六类简化为五类
招生片区内户籍,片内有房权和无房权合并为招生片区内户籍一类,尽最大努力解决片区内户籍学生入学问题。
5.部分学位紧张学校采取自愿分流方式
以给家长一封信的方式,在招生报名前对自愿分流意向进行预报名,等招生平台报名结束后,将根据各学校招生计划超出情况,报名人数不足招生计划全部调拨录取,报名超出招生计划时,根据居住远近和接送方便情况排序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