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山学校小学部2023-2024学年度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
本学年小学部将立足一个关键词“发展”,紧紧围绕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狠抓教学常规,规范行为习惯,促进师生能力提升。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发展教师——提高教师能力
1.坚持常规教研,提升课堂授课能力。围绕三段七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实施青蓝结对帮扶计划,坚持两周一次的学科教研活动制度,开展主题“三课”活动:一是学期初组织示范课,重在导向引领;二是开展日常师徒帮教听课活动,随时听评,随时指导;三是学年末验收课,重在结果达标。为了引导教师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式,小学部每学期会对学生进行“学科兴趣度调查”,对兴趣度低的学科教师约谈提醒。
2.以比促练,提升教师基本功。每学期举办一次以“钢笔字、粉笔字、才艺展示”为固定内容的教师基本功大赛,钢笔字、粉笔字分三个组进行:语文、书法组,数学、英语组,综合学科组,分别评定出A、B、C三类;才艺展示鼓励发挥特长,重在参与,不评优劣,按参加与不参加分别计A类分和0分,督促教师自主提升。为提升教师的管理基本功,每学期举办一次班级管理及教学经验交流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相互学习。
3.以读促写,提升教师阅读量和写作能力。为督促教师读书,坚持把写每周一文活页和读书笔记作为教师的常规作业。学校每学期出版一期《校园动态》和《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或教学感悟,提交优质课例,把发表情况记入学年考核。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印发《于永正给女儿的21条教学建议》作为岗前培训内容;并限期系统学习《教学论》,定期进行篇章测试。
二、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素养
1.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每周三下午两节课时间组织学生打破班级,按自选社团编班活动。本学年结合学校师资状况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社团课程分为5个层级:每个年级一个层级;5大类别:强身健体类、棋趣益智类、美术手工类、音乐舞蹈类、语墨书香类;共33种项目69个独立社团。为提高社团课程教学实效,激发师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学校将制定社团课程评价实施方案,每学期对各个社团进行综合验收,量化评优,通过公示栏、微信群、公众号进行宣传表彰,并择优推荐在元旦汇演和校园艺术节上进行展示。通过社团课程的开展,丰富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2.结合学科特点,分别举行竞赛。本学年我们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组织书写、诵读比赛;数学组织速算比赛;英语组织口语、听力比赛;品德、科学、传统文化组织知识问卷比赛;音乐组织合唱比赛;书法、美术组织迎新年书画展评;体育组织队列队形、广播操比赛等。以比促练,以评促进,同时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积累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共识,针对阅览室不足的现状,我们将通过开设班级图书角,采用图书漂流与图书共享等方式,提高学生阅读量。为激发读书热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诗配画、成语接龙、图书推介、手抄报评比、读书交流会、诗词大会等活动。对寒暑假推荐阅读的书目,学期初统一组织问卷调查。
三、发展学校——规范教学常规
1.抓备课,夯实上课前提。坚持集体备课,不备课不上课,备不好课不上课。为了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学校为每位教师购置了学科网服务号,大量优质课例、课件、习题等随时可以浏览下载。我们要求老师备教案,更要备课件。听课看课件,评课说教案,根据目标设计及完成情况论教学效果。学校定期检查教案作业,把存在问题通知到每位教师,限期整改。
2.抓上课,夯实教学主阵地。学校设置了候课铃,要求师生提前侯课,及时进教室上课。上课必须使用课件,按照三段七环教学模式上课。上课期间不随便离开教室,不拖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后要从亮点和不足两方面进行反思,并写在教案上。
3.抓作业,夯实教学成果。加强日常作业管理,精心设计,减少题量,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质量。按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力求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能基本完成家庭作业。减轻作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睡眠。
总之,新学年我们将继续以全面发展学生为本,以大力发展教师为前提,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