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9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提案编号: 第112090号
提案人: 李春梅
收到日期:2023-04-04
关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提案内容:


一、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居家养老服务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生活质量问题。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破解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需要、造福社会和老年人的重要举措,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措施,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根据实际调研,我区养老护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明显滞后,主要存在养老护理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性弱、工资待遇不高,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等难题。我区持证上岗的专业养老护理员,目前仅百人有余,社会上的大多养老护理员,仅仅是经过了简单的培训就上岗,很多养老护理员都仅仅是会洗洗衣服、做做饭,便直接上岗,对于医疗急救等专业知识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和指导。

三、目前我区的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有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意愿不强,学习能力也欠缺,导致服务技能和满意度都不是很高。另外家里人对养老护理概念不清,知识缺乏,家里一旦出现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老人或病人时手足无措。

四、智能化、数字化养老服务较为落后,目前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但是还有很多年龄大的老人不会使用,或者只会使用简单的老年手机,社会上无法或者无力提供培训服务。

建议措施:1、建议政府做好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统筹规划,加大公共投入,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

2、从多渠道扩充养老护理服务人员数量,政府对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发入职补贴;加强养老护理服务人员职业教育和专业能力建设。养老护理人员的入职补贴在一些地方已有先例。以北京市为例,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毕业生按照本科毕业生、专科(高职)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分别给予6万元、5万元、4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该补贴在申请人入职养老服务机构工作满一年后,按照补贴标准的30%、40%分三年发放,且直接发放给毕业生本人。

3、结合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的现状,协同各方资源,加强创新实现智慧养老。建议鼓励电信运营商作为智慧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共同推动数字技术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能力优势与助老养老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以医疗、健康、护理为切入点,规模化普及服务老年人群的异常行为监测、跌倒防护、一键呼救、实时健康监测等场景化应用;并基于此,进一步打造智慧健康社区养老平台,将老年人的医护健康、紧急求助、生活消费、情感陪伴、精神文娱等多种服务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协同社区、医院、餐厅、药店等各方资源进行跨界合作,打造全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健康养老生态圈。

4、加大养老知识培训推广度,做到人人会养老,家人都是养老护理员,增强社会和家庭养老服务能力。各街道辖区内居家养老护理员以及有培训意愿的居民本人及其子女,皆可以参加培训,可由辖区工作人员统计或者授权委托培训机构负责安排,统一学习,培训结束后,对全程参与培训的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书,以证明其具备居家养老护理的基本能力。培训机构可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人群,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安排培训时间。培训机构可以酌情收取一定的材料费用。

5、建议政府使用“政府购买”与“个人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城乡“三无”老人、独生子女和计生双女父母老人,以及其他身边无子女照顾的居家养老的高龄困难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提供福利性服务。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居家老年人,通过“个人购买服务”的形式,区别情况提供有偿或抵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对承接培训的机构给予适当的补贴。

6、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建议乡镇能够建立一处集住、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涉老信息、受助资格评估、生活照料、康复理疗、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

7、鼓励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积极动员、组织、引导各单位、社会团体和广大居民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作用,倡导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为老志愿服务。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社会志愿者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8、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老年人信息库,发布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和社会服务供给信息,对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老年人进行资格评估,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相关资格进行审查,接受服务对象的服务信息反馈,检查监督服务质量。


承办单位答复意见
答复日期:2023-08-23
计划解决


李春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现阶段由政府主导开展特困老年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项目已启动,计划2022-2023年居家适老化改造床位398张。为更好的开展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区民政局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了居家养老服务的第三方,并按照拟定协议执行,确保提升特困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二、茌平区现有9处养老机构,民营的3处,(千岛山庄、盛世润诚颐养中心、康泰园老年公寓),公建民营的6处,(各中心敬老院)。现有从业人员463人,护理人员289人,现阶段护理人员短缺,各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招工难,招聘护理人员更难的问题。而且普遍的文化水平较低,且以农村妇女劳动力为主,目前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还没有能达到发放入职补贴条件的。受疫情影响养老机构收入低,护理人员薪酬低,劳动强度大,随着经济好转形势有所转变。

三、在2023年2月份聊城市民政局通知,今年全市要统一建设智慧养老平台,逐步建立健全区(县)、乡镇机构、社区、居家等各类功能模块。

四、为进一步普及养老知识,做到人人会养老,茌平区民政局通过开展“机关接地气、干部走基层”党代表服务进社区活动中,植入养老知识普及项目,邀请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以现场教学方式开展养老护理知识宣传活动。

五、截止目前养老智慧管理平台还在试运行、摸索经验阶段,有很多模块及服务内容还需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才能开展,在智慧养老管理平台所涉及内容稳定成熟后,区民政局会根据平台服务模块组织养老机构、社会志愿者、家政服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开展系列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六、茌平区共有城市社区26个,每个社区都配置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照料中心由社区独立运营,民政部门参与业务指导。在振兴街道、信发街道还有四处养老机构,共有740张床位,其中护理床位533张,护理型床位占比72%,基本能满足城区老年人入住。

七、当前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队还在谋划阶段,通过民政局注册的志愿服务队人员少之又少,居家养老服务还需广泛调动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开展宣传活动,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部门联动。

八、今年根据上级规定出台了相关文件制度,即: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和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托养制度、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特殊困难老年人委托服务制度等。2023年2月份民政部门联合各镇街民政负责人对辖区内特殊困难老年人、计划生育特困老年人进行摸排,目的是为了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信息,更好地为有刚需老年人开展居家或其他养(为)老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的,为残疾、重残、高龄等老年人开展综合评估后,有针对性的的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相信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茌平区的养老服务工作会得到全面提升,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