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字号:
发布时间: 2018-12-04 发文单位:茌平县审计局

茌平县人民政府

关于2017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

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2018年1128日在茌平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茌平县审计局局长 徐效旺

尊敬的尹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本次人大常委会报告2017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律法规和省审计厅部署,县审计局对2017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中,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开展审计监督。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各部门、各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县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财政预算和发展计划,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和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从审计情况看,县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政保障能力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一、县级预算执行情况

重点审计了财政局2017年度具体组织县级预算执行情况,各项预算执行情况如下:

附表1:预算执行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预算数

账面

虚增

实际完成

完成率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16000

316363

47140

269223

85.2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57418

378628


378628

105.93%

政府性基金收入

40812

46607


46607

114.20%

政府性基金支出

73072

71621


71621

98.01%

社保基金收入

129231

139251


139251

107.75%

社保基金支出

122012

125790


125790

103.10%

从审计情况看,我县积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预算和计划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和重点项目,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所提高。但审计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县级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完整

一是公共预算支出仍不够细化。2017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5.7亿元,按照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了相应的款和项。但仍有部分支出项不够细化。二是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是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与实际采购量相差过大,无预算采购情况过多。2017年度县直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总额为2.1亿元,实际政府采购合同金额31.9亿元。

(二)预算分配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政府性基金收入5838.1万元入库不及时。二是预算分配不够科学合理,主要表现在部门单位支出项目未按照预算执行。三是虚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140万元。四是超预算和无预算安排支出22589.4万元。五是社保基金结余未及时购买国债或转存定期存款11617.6万元。六是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财政资金56772.1万元。七是未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543.8万元。八是违规借出财政资金52530.5万元,截止审计日已收回12000万元。

县级部门预算审计情况

根据省审计厅统一部署,此次共审计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县扶贫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4个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和财政绩效管理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不严问题依然存在此次审计的4个部门单位,发现的违规问题金额2.8万元。其中:1个单位超范围列支会议费0.6万元;1个单位无公函列支招待费0.6万元、扩大开支范围0.8万元;1个单位会议费、差旅费制度不健全报销会议费未做到一会一结算金额0.8万元;2个单位未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制度

2、部门单位审核把关不严,导致违规违纪问题产生。涉及2个单位,金额6.7万元。其中:1个单位骗取国家免学费补助4.9万元;1个单位违反规定发放培训、灵活就业和职业鉴定等补贴资金1.8万元。

3、部门单位未有效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其中:1个单位绩效评价流于形式;3个单位存在未编制绩效目标的问题;1个单位未经充分论证和研究编制项目预算。

4、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及公务卡制度改革推进情况。其中:1个单位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未严格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部分支出仍使用大额现金支出。

5、改革任务和重点改革事项推进落实不力。其中:1个单位存在不注重推广符合当地实际的典型经验、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1个单位存在未按规定时间完成县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制的改革任务、政府购买服务审核工作滞后、“僵尸”事业单位清理不到位、个别事业单位未按规定公开实名制信息和登记管理不严格的问题;1个单位存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激励导向作用、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未达到规定的标准、未建立统计和分析报告制度、未对各项任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通报等问题。

对上述问题,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了处理意见,提出了整改建议,并将跟踪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

二、税收征管审计情况

根据省审计厅和市审计局工作安排,今年的税收征管

审计采取交叉方式进行,我县的税收征管情况由东阿县审计局具体实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少征税款438.2万元。

2、少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964万元。

此外,还存在未对符合清算条件的企业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重点税源企业纳税评估不到位等问题。

三、非税收入审计情况

2017年度全县非税收入共计98969万元。审计发现的问题:

一是茌平县自来水公司延迟缴纳非税收入42.9万元。二是茌平县城市经营办公室和茌平县广场管理处2个执收部门在落实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制度方面措施不得力,征收底数不清,且未严格执行票款分离制度。

四、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根据省厅及市局安排,共延伸审计了公益事业扶贫资金、农业保险补贴、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扶持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贴息等4项专项资金,审计发现以下问题:

1、农业保险县级工作经费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茌平分公司负责茌平县农业保险业务工作,该公司每年向茌平县财政局缴纳小麦、玉米农业保险工作经费,截止2017年末,茌平县财政局累计结余303.69万元未纳入预算管理。

2、专项资金未发挥实际效益。一是部分公益事业扶贫专项资金因项目进展缓慢,未能及时发挥效益。茌平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项目2016年6月立项,2018年4月才正式开工,主要原因是由于项目论证不充分、办理开工建设手续过长、环保督察影响等因素造成。二是为农服务中心项目扶持资金未发挥应有的效益。2017年县财政拨付扶持资金200万元用于为农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截至审计日,为农服务中心项目没有进展。

五、助推“三大攻坚战相关审计情况

(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相关审计情况。

截至2017年底,我县全口径债务合计98.1亿元(包括PPP项目和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政府中长期支出责任部分)。系统内债务33.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占债务总量的34.1%;隐性债务64.7亿元,占全口径比例65.9%,其中约定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14.7亿元,合同约定政府中长期支出责任的50亿元。2017年全口径债务率193%。

审计发现问题如下:

一是推进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工作迟缓。二是对新增债务控制不力,政府隐性债务增长较快,其中:2017年8月至12月,茌平县新增隐性债务35.3亿元;2018年1月至3月,茌平县新增隐性债务7.29亿元。三是政府债务信息公开不到位。四是违规以政府公益性资产抵押融资。五是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缓慢。六是漏报隐性债务0.7亿元。

此外,还存在对外出借债务资金、借新还旧、债务资金闲置等问题。

(二)扶贫资金项目审计情况

主要审计调查了特色产业发展扶贫资金、鑫佳源光伏扶贫项目资金、产业项目扶贫资金等3项资金,共计2490万元。审计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项目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二是项目进展缓慢导致效益获取滞后。三是产业项目未实现预期目标,政府投资扶贫项目效益达不到预期。

(三)污染防治资金和项目审计情况

我县2017年度排污费收入共计12106.3万元,当年上级和本级财政共计投入11046.1万元。2016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反映信发集团各公司欠缴排污费18422.15万元,县环保局采取宣传排污费征收政策、加大监督力度、全面清理排污费欠缴情况并及时向市局环境监察支队和县政府报告等措施,对信发集团排污费进行了追缴,其中:2017年度追缴排污费2060.27万元,2018年度追缴排污费 16361.88万元。截止审计日,已全部追缴完毕。

六、政府投资审计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促进项目建设规范健康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意见》。2017年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6个,审计资金总额7.74亿元,核减政府投资3985.14万元,责令收回违规金额60.38万元,促进整改工程外观质量8项,继续完成分部工程9项,提出审计建议8条,促进完善管理制度2项。一是转变审计方式,不再参与项目管理环节工作,着重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的依法独立监督;二是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对审计中发现的工程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意见书,督促相关单位修复质量缺陷、排除安全隐患。

七、审计建议

(一)规范预算管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预算法实施,继续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加大财政统筹力度,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推动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二)加强非税收入征缴监督检查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非税收入管理部门要督促执收单位健全管理制度,使非税收入征收、监管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三)进一步整合统筹财政资金,发挥资金整体效能。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对现有财政资金进行梳理分析,根据性质和用途科学统筹分配资金,防止出现资金沉淀,充分发挥资金整体效能。

(四)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监管。把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加强债务借管用还全过程的监管建立政府举债资金使用监机制,确保合理高效使用和资金安全

报告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