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区“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
“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
茌平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一、“十三五”主要成效
(一)利用外资稳步发展。“十三五”时期全区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比“十二五”时期同比增长57.68%。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12亿美元,正常生产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7家,外商投资分别来自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行业涉及氧化铝、固废处理、聚氯乙烯、汽车配件、高端化工、风力发电等。
(二)对外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十三五”时期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12.23亿元人民币,比“十二五”时期增长14.58%。截至目前,全区获对外贸易经营者资格企业已有300余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80家。出口产品包括铝深加工产品、纺织品、汽车配件等10大类100多个品种,进口产品主要有铝矿石、棉纱、机电设备等,主要贸易往来国家有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斐济等国家和地区。
(三)境外投资初见成效。“十三五”时期,全区正常经营境外投资项目5家,主要是信发集团在斐济、澳大利亚投资进行铝土矿资源开发。德通交通器材和金号织业在美国设立销售公司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我区部分企业资源缺乏、市场缺乏的现状,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的良性持续快速发展。
(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17年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茌平县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扶持我区电子商务发展。同年,电商产业园基本建成,达到拎包入住的条件。2020年入驻企业98家,年销售额约2亿元。全区完成网络零售额约7亿元。
(五)积极开展成品油流通监督管理工作。2019年8月份以来,区成品油监管联席会议组织开展全区打击非法加油站点专项行动,对辖区内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把打击黑加油站站点、非法流动加油车、不符合要求的自备油罐纳入基层环保、安全监管网格,同时加强联合执法,对非法加油行为依法依规进行顶格处罚。至年底,全区共查处非法成品油案件21起,已全部销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出口结构不合理。二是利用外资质量偏低。三是外经工作主体缺乏,境外劳务合作仍是空白。四是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有待深化。五是农村市场基础设施薄弱。六是商品配送设施建设及现代批发业发展滞后。
三、十四五规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提升全区对外开放层次水平,推进全区经济建设取得更大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拓展市场,扩大内需,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努力开创全区内贸流通服务业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实现经济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全力构建新体制、发展新模式、塑造新优势,推动进出口结构优化、平稳发展,2025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00亿元人民币;实际使用外资质量提高、稳定增长,2025年实际使用外资8000万美元;对外投资务实有序、安全高效,确保全区开放型经济持续走在全市前列。力争“十四五”期间,将经济开发区和信发高新材料产业园、信发绿色智慧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培育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园区、高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跨国企业、知名品牌,经济社会领域开放向纵深拓展,区域开放布局更加优化,开放型经济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完善市场体系、扩大消费、发展现代化流通业和物流业为主线,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为支撑,建设好现代商品市场、现代流通方式、市场运行监测、商业信用四大体系。培育一批龙头商贸流通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重点发展一批区域性市场、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区,社区商业网络健全。着力抓好农贸市场、集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的升级改造建设工程、农超对接工程等民生工程。住宿、餐饮、洗染、再生资源等行业健康发展。
(三)具体措施
1、努力推进外贸转型升级,激发茌平开放型经济新活力
①引导外贸骨干企业转型升级。以信发集团、信通铝业、信发铝制品、鲁环散热器、金号织业等企业为依托,提升我区龙头企业出口规模,大力培育发展外贸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②全面提升双向贸易水平。积极推动大宗商品进口,支持信发集团等企业利用境外资源,建立资源利用型、农业产业型、商贸流通型和科技研发性园区。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和设备进口比重,全力扩大出口总量,鼓励企业自营出口。发挥财政贴息政策支持作用,积极组织参加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促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进口。
③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实施“互联网+外贸”企业培训和“跨境电商进万企”活动,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以聊城海融电子商务为依托,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服务中小企业进出口业务。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与境外目标市场有影响的电子商务平台对接,鼓励企业使用或建立国际电子商务平台。
2、着力推进对外经济合作,迈出茌平开放型经济新步伐
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信发集团、金号家纺等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断深化与东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经贸往来,积极参加“香港山东周”等重大招商活动。鼓励推动有条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建设资源基地、生产基地、综合服务基地、研发设计基地,积极布局营销网络。
②积极推进境外资源开发和国际产能合作。着眼于拓展发展空间、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关键技术、带动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务实有序走出去。重点支持信发集团建设境外铝土矿资源开发基地和境外生产基地,引导企业在境外集群式发展。
③大力培育优质跨国公司。积极落实全区跨国公司培育战略,鼓励信发集团等具有规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实施国际化战略。制定个性化支持方案予以重点扶持,鼓励其并购境外优质资产、股权、技术、品牌、研发中心等价值链优质资源。引导企业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跨国经营管理体制,规范境外经营范围。
3、规划建设内陆港+B型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区政府牵头成立内陆港+B型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专班,对内陆港+B型综合保税物流中心选址进行充分论证,从茌平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所在地经济、物流、交通、人文辐射等因素,以舜海物流为依托,分两步开展内陆港+B型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建设。首先申请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积极争取更多大项目进入,带动周边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结对共建,探索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承接当地产业向我区转移。
4、组织制定实施全区成品油零售体系发展规划。根据全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加油站行业现状,进一步调整规范,以城区、国道、省道、高铁等道路区域加油站为主导,城乡公路为重点,乡村加油站为补充,规划建设规范统一、布局合理、竞争有序、方便快捷、覆盖全区的加油站网络体系。“十四五”期间,综合考虑全区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有加油站布局、经济发展状况、道路建设规划、重大项目建设等各种因素,初步考虑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规划1-3处加油站,高铁新城规划3-5处加油站。
5、突出发展商贸流通业。构建立足茌平,服务聊茌东都市区,面向省会城市圈的“新型商务发展的引领区”和“聊茌东都市区现代商贸服务重要节点”。培育一批龙头商贸服务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重点发展一批区域性市场、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区,完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推动信誉成和商厦和京都购物广场升级转型,在城北光明片区、城南南关片区和站前组区规划建设百货店,扶持品牌专卖店发展,建设符合当地消费需求的专业(特色)商业街,提升商业业态层次。推进农贸市场、集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的升级改造建设工程、农超对接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规范住宿、餐饮、洗染、再生资源等行业健康发展。
6、大力发展餐饮、社区服务业。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社区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餐饮服务业与社会服务业相结合,以社区为组织形式,合理布局、分散经营,形成行业结构合理,服务门类齐全,服务技能规范的服务体系。
7、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以聊城市海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主体,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力提升园区项目服务、政策服务等基础服务功能,规划建设民俗文化展示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大数据中心、数字化仓储物流,实现“产业经济数字化,数字经济产业化”。
8、推广深化电子商务应用。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生产型企业、传统商贸业、传统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相融合,鼓励我区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帮助各行业实现企业转型,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强品牌影响力。以建设电子商务产业为核心,带动仓储、物流、信息、金融等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具有茌平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迅速提升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9、做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管理。“十四五”期间我区将严格按照《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联合相关部门做好行业监管工作,结合我区总体规划,争取落地一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引导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茌平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2021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