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茌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十四五”发展规划

字号:
发布时间: 2021-01-08 发文单位:茌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强化权威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一)建立全区“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构建区、乡镇“两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城乡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高质量编制《茌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包括:空间类规划实施评估、发展现状评估、城镇开发边界、村庄布局、三区三线评估、人口和城镇化、国土综合整治、综合交通、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存量更新等。

(二)强化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控“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要求,统筹耕地、林地、河流、湿地及矿产等各类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结合上级空间规划下达的自然资源保护底线和利用上线,合理确定各类自然资源供给总量、结构优化。布局调整的重点和方向,以及时序安排等。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健全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切实落实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控制目标和任务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 ,并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因地制宜明确分区准入、用途转换等管制规则,严格管控。

(三)积极融入济南都市圈和聊茌东都市区,提升茌平在区域中的地位。

加强区域协作,立足特色,创新产业发展,发挥产业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济南、聊城,实现济聊一体化、聊茌东一体化发展。

积极融入济南都市圈,加快郑济客专、济聊城际等区域交通通道建设,预留区域交通设施发展空间,积极对接济南、聊城,加强区域协作,积极融入济南都市圈,提升茌平在济南都市圈中的重要战略节点地位。

统筹聊茌东一体化发展,提升茌平在聊茌东都市区中的重要核心节点地位。加快郑济高铁、聊城东外环和北外环等道路设施建设,积极与聊城市区对接;结合郑济客专高铁站建设,在茌平中心城区南侧预留发展空间,发展高铁生活组团。

(四)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发展。

积极推进茌平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密切跟踪行业前沿科技,发挥龙头企业主体作用和产业园区载体作用,围绕新兴产业扩量提质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产品高新化、模式新型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坚持规模化、特色化和绿色化发展,推进特色农业旅游发展;重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实现与济南、聊城等城市重点合作,延伸产业链,创新产业发展,联合打造聊茌东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济聊现代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茌平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及高污染高消耗产业转型发展。

用地布局方面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集群效益,结合新旧动能转换需求,支持发展赤泥和粉煤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将西侧赤泥园区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结合济聊一级路、黑龙江东路、聊城大外环等道路建设,加快茌平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建设,对接聊城产业发展。

(五)加强国土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保障生态功能。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土地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策略路径、重点方向与重点区域。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出高标准农田、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重点工程和措施要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污染管控和环保准入,招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税收贡献高、污染排放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三高一低”项目,强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强力推进环境整治,城镇预留污水处理厂空间,加快重点企业和沿河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着力推进生态建设,预留特别用途区,确定各类生态、人文景观、工业区与生活区间防护绿地等开敞空间的防护管控,保障城镇生态功能和环境品质,以及设施安全与防护距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高产业发展绿色化水平,构建低碳循环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预留城市发展空间,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

(六)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镇生活品质。

完善茌平各类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各类设施空间布局,加快融入济南都市圈,聊茌东都市区,推动基础设施联网、共建共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地区教育、卫生、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镇生活品质。

(六)深化林长制改革,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一是深化林长制改革。建立林长制组织体系,完善区、乡、村三级林长、副林长、护林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民间林长聘任制度,健全完善林长制网格化管理系统。二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严格管理林地,认真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监管工作,探索建立林地动态管理制度,力争做到随时变化、及时更新、适时调整。严格管理林木,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认真做好林木采伐后期监管,严把采伐作业质量关,确保按证采伐、按规程采伐。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认真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巡护工作,严防乱捕滥猎和毁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违法行为。四是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保护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当前保护与长远利的关系,科学保护和发展利用自然保护地,全方位整合森林资源、湿地资源、鸟资源及文件资源,深度融合“互联网+”,打造文化林业,做活林业文化。   

四、 重大项目谋划

1、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十四五期间建立我区“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高质量编制茌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完成规划数据库建设及配合市局完成国土信息一张图平台建设工作。

2、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更新调整

根据《山东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调整工作技术方案》(2020年)要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对应的基准时点为2020年1月1日。根据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聊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征地区片地价调整工作的通知》工作时间的安排,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于2020年1月10日开始测算。区片价调整的对象为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鲁政字[2015]286号)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本次调整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共划分了3个区片,覆盖聊城市茌平区行政区全域范围。我局于2020年3月19日组织了听证会,由财政、统计、农业等有关部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大代表、农村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根据听证会的意见和建议,对初步结果进行完善,对文字材料进一步整理后上报市局审查,并逐渐上报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山东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5月30日印发《关于山东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批复》,该批复文件于2020年6月1日起执行。

3、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整改和完善

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整改和完善。做好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举措。

4、扎实开展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

扎实开展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已经连续5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力争在2020年底前完成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颁证率90%以上,基本实现“应登尽登”,基本建成农村不动产登记基础数据库,初步实现数据汇交,基本实现不动产登记城乡全覆盖。

5、稳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积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目前,国务院、省级层面尚未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细则(办法),待出台后,我局将按照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积极推进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条件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

6、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强化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利用。扎实开展工业用地绩效调查评估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区工业用地的利用状况、建设状况、企业经营状况,结合“亩产效益”评价,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在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工业“标准地”出让占比,全面提升全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