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聊城市皮肤病防治院健康科普

字号:
发布时间: 2025-05-08 发文单位:聊城市皮肤病防治院

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花斑癣

俗称汗斑,是由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浅表真菌病。本病呈慢性,有轻度的炎症,通常无自觉症状。损害特征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上有糠秕状的脱屑,好发于胸部,背部,上臂,腋下,有时也波及面部。

一、花斑癣的成因

致病菌系一类嗜脂性酵母菌,称为马拉色菌。此类真菌是正常皮肤的腐生菌,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高温高湿,局部多脂多汗,卫生条件不佳等,枇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转化为菌丝型方可致病。此菌仅侵犯角质层浅层而不引起真皮的炎症反应。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常见于相对湿度较高的热带和温带地区。青年人,特别是男青年,由于活动多而出汗多,更容易发生花斑疹。花斑疹还多见于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人,因这类人的表皮细胞更换周期延长, 有利于真菌生长,若停用激素后花斑糠疹即好转。此外,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糖尿病以及妊娠都可诱发本病。

二、花斑癣的临床表现

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部位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糖枇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 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时间较久的呈浅色斑。皮疹无炎性反应, 偶有轻度痒感,皮损好发生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面、腋、腹、肩及上臂等处,一般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少或消失,但夏天又可复发。

三、花斑癣的类型

1、花斑型:初起呈淡褐色,表面发亮,以后出现色素减退。由于新旧皮损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状。

2、毛囊型:损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 鳞屑极薄。

3、白斑型:除去鳞屑或痊愈后, 遗留色素暂时减退。此型预示本病处于缓解阶段。

4、斑片型:此型损害较少,一片或数片表面鳞屑较厚色泽较深。

四、花斑癣的预防

1、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洗澡,勤换内衣。劳动或剧烈活动后大汗出,应注意及时洗澡和更衣。平时出汗较多者宜外用爽身粉。不穿他人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或减少促发因素,以及定期用药,可减少复发。长期稳定的色素减退斑,表面无鳞屑、及复真菌镜检和培养阴性者,为炎症后色素减退斑,无需再用抗真菌治疗。坚持治疗1-2个月,以求治之彻底。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勤洗鞋袜。脚汗多的人,要积极治疗多汗症。尽可能地不穿尼龙或纯毛袜,保持鞋内干燥。更不能穿透气性不好的鞋,如塑料鞋、橡胶鞋。

3、不用宾馆、旅店等公共场所提供的公共拖鞋、浴巾、脚盆,尽可能地使用一次性拖鞋、毛巾等卫生洁具。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地提倡卫生洁具分开,一 人一具,单独使用。

4、为防止愈后复发, 宜在病损愈后再用药2周,同时穿用防霉菌衫裤, 既可辅助治疗又有预防作用。

5、饮食调理食宜清淡, 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10-21天。所以水痘是一种病毒类疾病,切记不可滥用消炎药。

一、水痘的临床表现

通常在水痘疹出来之前很多人都会有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儿童相对较轻微,1-2天后前胸、后背、头皮、胳膊、腿等部位相继会出现皮疹,部分患者口腔粘膜也会出现,即多发的红斑、丘疹、水疱、结痂,在出疹的2-4天内,水痘疹会分批出现,用一句话说水痘的皮损变化,就是老少四辈,成双成对

二、水痘的预防

①、接触水痘前的预防:可接种水痘灭毒疫苗,但是只能预防约90%水痘的发生,亦可减轻症状。很多患者及患儿家长会问,之前都接种过水痘疫苗,为什么还会得水痘,那是因为任何疫苗都只是起到绝大部分的预防,关键在于患者本身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如进行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等。

②、接触水痘后的预防:如果家中或者学校有一个成员得了水痘,大家不要慌张,只要进行合理的预防与隔离,绝大部分是不会传染的,包括戴口罩、不共用碗筷、避免接触水痘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液、血液;对水痘患者的衣服、用具、房间进行暴晒、煮沸、通风等。

水痘的治疗主要以预防继发感染和加强护理为主。

、在发热期要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很多病人口腔粘膜也会累积,误以为得了口腔溃疡,为避免口腔粘膜感染,饭后可给与生理盐水或者硼酸漱口水漱口。

、对于发热较高的病人,可给与适当的退热剂,但禁用阿司匹林治疗。若皮肤瘙痒,可口服地氯雷他定片,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若继发感染的外涂百多邦软膏。

、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对于成人水痘和任何年龄阶段的重症水痘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但是要注意有一种广谱抗病毒的药物叫利巴韦林有较强的致畸作用,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对于服用利巴韦林的男性和女性也得在服药6个月内避免怀孕。但是很多家长及患者对于疾病了解不足,认识不到位,所以一旦有发烧、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切不可盲目给与药物治疗。

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指端皮肤的复发性水疱病,属于湿疹的一种,特点是反复发作,常连续发作数年,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且发病多有季节性,一般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重,入冬自己又好了。

一、汗疱疹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米粒大小水疱,半球形,略高出皮面,几个或成群出现,周围发红不明显,对某一个单个水疱数周可消退,但不断有新的水疱形成,水疱干涸后脱皮。

二、汗疱疹的预防

1.尽管绝大多数的汗疱疹原因不清楚,但有一部分人和接触洗衣粉、肥皂、洗洁精有关系,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或防护,必须使用时应注意戴手套防护。

2.在每次洗手和接触水以后应使用保湿霜,尽管使用软膏,如凡士林软膏,不含或少含防腐剂。如果后期干燥脱皮特别严重,可以使用保湿霜后戴塑料手套或橡胶手套。

3. 还要注意观察自己的汗疱疹是否和金属过敏有关,必要时可做一个斑贴试验看看自己是否存在硫酸镍或铬过敏,如果过敏,则应尽量避免接触。不要佩戴含有镍的项链、耳环、手镯等物件,甚至不要戴含有这些成分的假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