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向人民汇报 让群众满意” 主题新闻发布第四场
主持人: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向人民汇报 让群众满意”第4场发布会的发布人:
他们是:区教体局副局长吉凯丰同志,区教体局一级主任科员李维华同志,
他们将围绕建设体育强区目标,实现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关情况为大家进行介绍。
首先请吉凯丰同志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吉凯丰: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茌平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汇报一下茌平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构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茌平区以办人民满意体育事业为宗旨,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区目标,不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丰富活动载体,增强人民体质,实现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一、全民健身设施服务基础不断夯实
(一)体育设施持续完善
2011年,在全省首批、聊城市率先实施“三个一”工程(即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体育馆和一个健身广场),建成可容纳2万人的公共体育场、容纳6000人的甲级标准体育馆和一个健身广场,全部免费对外开放。2020年,实现乡镇(街道)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多功能运动场“两个一”工程,行政村一个健身广场或一套健身器材“一个一”工程全覆盖。在城区40余处广场、公园、街头游园和近200个居民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设了234处社会篮球场、66处乒乓球场、20处足球场,“城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基本构建完成,使健身设施更加贴近群众,有效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健身需要。
严格落实国家关于新建小区和居住区同步建设体育场的要求。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 0.1 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 0.3 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有效打造了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
(二)维护巡检制度已经建立
按照“定人、定岗、定期”原则,茌平区于2021年制定了健身器材维护巡检管理制度。采取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专项点检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巡检两次、维修四次,及时更新维护老旧健身器材,充分保障群众身边各类健身设施的安全与正常使用。
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一)赛事活动精彩纷呈
自2011年起,茌平区已举办13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设置健身跑、乒乓球、台球、国际象棋亲子赛、篮球、气排球等13项比赛活动,成功打造“环金牛湖健步走”等特色品牌,形成了以篮球、健身气功和太极拳为代表的传统优势项目。其中,茌平健身气功队和篮球队多次代表聊城市和山东省参加省级、国家级赛事,获得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最佳人气奖”、山东省健身气功联赛一等奖等优异成绩。我区“村BA”篮球代表队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和农业农村部联合主办的“村BA”篮球比赛,目前获得东北赛区冠军,将参加全国“村BA”总决赛。
今年,我们积极组队参加聊城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九套广播体操获一等奖,健步走获优胜奖,公开水域游泳获团体第二名。我们将组织群众近千人次,参加即将举行的聊城市第三届运动会,参加21个大项,90多个小项。
(二)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群众自发成立广场舞队伍上千支、篮球队150余支、足球队80余支、健步走队伍30余支,自行车骑行队伍10余支,常态化开展各类群众健身活动。每个清晨和傍晚,在全区各个广场、公园、小游园、健身场馆等地形成一派充满朝气的全民健身景象。
(三)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积极培育体育社会组织。目前我区共有体育协会16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适合的公共体育服务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鼓励体育社会组织积极承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项目、社会公益活动,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内生发展动力。
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和继续培训,更好地引导群众科学、安全健身。目前,我区共有三级及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余人,今年已举办两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一期是幼儿体育教育,一期是传统舞龙。举办体育技能下乡两期,共培训区、乡镇两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人,有效提升了群众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近几年,我区群众体育满意度一直位于全市前列,下一步,区教体局将以此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全民健身工作决策部署,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实事去抓,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办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架构,推动科学健身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课堂、进家庭、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努力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实现茌平“鲁西领跑 全省先进”的目标贡献体育力量!
主持人:
谢谢精彩发布。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机构。
问题1:下一步,结合茌平体育事业发展实际,如何推进全区全民健身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实现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李维华:
一是高标准做好体育设施建设维护。今年计划投资100万元,为近200个社区、行政村配建健身器材、篮球架和乒乓球台等各类健身设施1300件。投资20万元做好全区健身器材巡检、维修工作。二是高标准谋划建设体育公园。选址在群众休闲集聚的南环水系,包括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网球场、排球场、门球场等10片体育场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并安装1套智能化室外健身路径,提升全民健身设施智慧化服务水平,全力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三是高标准谋划开展健身活动。在持续组织开展好全民健身运动会,不断丰富体育运动赛事基础上,聚力在打响品牌上下功夫。再推动打造门球、五人制足球、羽毛球等几支品牌队伍;聚力在拓展空间上下功夫,利用“互联网+健身”模式,开展线上运动培训、指导、展示、交流,积极推广居家健身方法,组织举办网络赛事活动,努力满足不同群体日常健身需求。
我们将力争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场地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建设更多全民健身设施。
主持人:
请继续提问。
问题2 :结合茌平体育事业发展实际,如何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服务水平?
吉凯丰:
一是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经常性、普遍性、趣味性的全民健身活动,丰富活动供给,力争到2025年,80%的社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开展好全民健身运动会,丰富项目设置。探索发展线上体育,创新“云健身”、场景化健身、亲子家庭健身等运动形式。二是积极开展特定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幼儿体育联赛和亲子全民健身活动,从提升基本动作技能角度发展幼儿体育。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增加适合学龄前儿童大动作发展和身体锻炼的设备设施。发挥各级老年体育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老年人健身活动,配备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设施。实现特定人群体育工作有组织、有人员、有阵地、有经费,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组织好大型活动和特色赛事。引导支持体育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打造高水平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和活动。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健身舞、自行车、球类项目、水上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大力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项目。
主持人: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