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茌平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征集时间:2023-03-07-2023-04-07 承办单位:茌平区发展和改革局

尊敬的广大市民朋友,社会各界人士: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走在前、开新局”,为全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六个新聊城”做出茌平区贡献,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鲁发〔2022〕19号)《中共聊城市委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聊城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聊发〔2023〕2号),《茌平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为了实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汇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现开展“三年行动计划”编制意见建议征集活动。诚挚邀请广大市民朋友、关心专注茌平区发展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请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同擘画茌平区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一、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4月7日。

二、征集内容:主要围绕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改革、对外开放、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三、参与方式:

1、电子邮件:cpxfgjzhk@lc.shandong.cn

2、电话反馈:0635-4277182

3、邮寄信件:茌平区中心街5226号茌平区人民政府405房间

聊城市茌平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3月7日



一、编制背景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这是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2022年11月18日,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提出要将先行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各项工作的总抓手。省、市两级相继印发《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标志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转入实际建设阶段。

二、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3.《聊城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三、出台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建设“六个新聊城”中展现茌平担当,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做出应有贡献,根据区委工作安排,区发展和改革局结合茌平实际,围绕落实国发〔2022〕18号文件和省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有关文件精神,牵头起草了《聊城市茌平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四、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和省、市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本思路,明确了我区三年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制定了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了保障措施,共12章132节内容。一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二是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三是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五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是发挥城镇建设引领作用,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七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八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九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汇聚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十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十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更高水平平安茌平建设;十二是保障措施。

五、实质性解读

    一是对照市《三年行动计划》,对今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统筹明后两年的工作,同时兼顾全面落实省文件有关要求。比如,在“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明确了今年的突破目标。二是突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比如,围绕“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部署了“持续推进技改升级、深化数字赋能应用、扎实开展绿色低碳转型行动”等21项重点工作任务。三是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提出了“实施科技攻关项目50项以上,新增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级以上质量标杆3家”“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600个左右”等目标,明确了责任部门,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六、关键词解释

1.双创示范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2.新型研发机构:发起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

3.人才飞地:我市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园区、企事业单位、市属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等法人单位在市域外人才技术聚集、科创资源丰富地区设立或注册成立(含控股)的创新服务平台。

4.“两高”项目:“六大高耗能行业”中的煤电、炼化、焦化、钢铁、水泥等16个行业上游初加工、高耗能高排放环节投资项目。

5.两业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入融合。

6.晨星工厂:以数字化能力和组织能力为基础,以卓越制造体系、全场景客户价值、创新业务模式为抓手,以技术引领、模式创新、集成协同、绿色低碳为特点的现代工厂。

7.三线一单: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为基础,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8.面源污染: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

9.两清零、一提标:雨污合流管网清零、黑臭水体清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七、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聊城市茌平区发展和改革局

具体联系人:黄新江

咨询电话:0635-4277182


1.《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3.《聊城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关于对《茌平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注意:

该问卷调查已结束或不在征集日期内,无法进行提交。

* 1. 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社会征求意见采纳情况

2023年3月7日,聊城市茌平区发展和改革局就《茌平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征求意见稿)》的编制意见通过茌平区人民政府网站公示的形式主动征求意见1个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未收到意见和建议。

部门征求意见采纳情况

一、采纳的意见

(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5条)

1、第24页,第44条原内容表述“开展生态薄弱区的生态修复,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建议增加到第45条,修改为“加强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能力建设,开展生态薄弱区生态修复,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2、第24页,第44条原内容表述“推进科学造林,打造乔灌结合、疏密适当的生态林带。”建议增加到第25页,第46条,修改为“以道路、水系为重点,打造乔灌结合、疏密适当的生态廊道”。

3、第27页,第54条,原内容表述“加快融入中心城区”建议修改为“加快融入聊城市中心城区”。

4、第22页,第40条,建议删除“打造全省首个“多规合一”县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体系”。

5、第22页,第40条,建议删除“研究制定《茌平区村庄规划近期实施方案》”。

(二)茌平区应急管理局 (共7条)

6、第54页,第122条,原内容表述“每年定期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建议修改为“每年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活动”。

7、第54页,第122条,原内容表述“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惩治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建议修改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惩治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

8、第55页,第126条,原内容表述“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化工园区应急救援工作,推进直升机停机坪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综合提升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通信保障等应急救援能力。”建议修改为“推进市级、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提升乡镇(街道)和部门专项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实战化、常态化演练。”

9、第55页,第126条,原内容表述“健全应急调运、征用补偿机制,完善地方性应急标准体系。”建议修改为“健全应急物资调拨制度,完善地方性应急标准体系。”

10、第54页,第122条,建议删除“持续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安全标准化一体化建设。”

11、第55页,第126条,建议删除“建设全区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提升监督管理、指挥救援、应急决策和政务服务等能力。”

12、第55页,第126条,建议删除“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智慧应急”系统,提高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共1条)

13、第34页,第72条“统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等片区化推进,完善农村路网、供水、电网、物流、清洁取暖等设施”建议删除清洁取暖,并在牵头部门中将区综合执法局删除。

(四)茌平区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共5条)

14、第17页第29条无涉及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内容,建议在牵头部门处删除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

15、第18页第30条涉及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建议在牵头部门处加上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

16、第18页第30条建议修改为:打造“轨道上的茌平”。加快高铁站点铁路线、火车站点及交通枢纽相关设施(站前广场、站前客运站与公交车站、站前大道等)、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推进枣乡街、湖东路、文昌街南延及高铁站周边部分路网的建设工作,谋划构建高铁新区与茌平城区以及聊城中心城区、济南都市圈的快速公共交通线路,谋划沿枣乡街建设高铁新区与茌平城区之间的有轨电车或 BRT 等大运量公共交通线路。预留高铁新区南侧至黑龙江路的道路连接线,推动迈入“高铁时代”。加快推进信发集团物流基地专用铁路改扩建工程和聊城国际物流内陆港铁路专用线建设,优化调整全区运输结构。

17、第27页第54条涉及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建议在牵头部门处加上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

18、第28页,第55条,原内容表述“推动经济开发区提升发展。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政策叠加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园区能级”建议修改为“推动经济开发区提升发展。支持经济开发区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在多个方向上发力和探索,建好、用好园区发展平台,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园区发展能级,着力补短板、强根基、提能级,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创新性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五)区工信局(共1条)

19、第5页,第6条,加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信局无此项职能,建议牵头部门删除“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六)聊城市生态环境局茌平区分局(共1条)

20、第17页,第28条,原内容表述“创新要素保障体制机制。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强化土地、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用水等资源要素保障。”建议修改为“创新要素保障体制机制。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强化土地、资金、能耗、污染物排放、用水等资源要素保障。”

(七)区人社局(共1条)

21、第8页,第14条,原内容表述“2023-2025年,每年培育高级工以上等高技能人才***名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名以上。”建议修改为“2023-2025年,每年培育高级工以上等高技能人才400名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00名以上。”

(八)区住建局(共2条)

22、第15页四(一)推动消费扩容提质25充分激发消费市场潜力。“持续完善落实青年人首套住房政策措施”此项工作由团区委牵头,住建局配合工作。    23、第29页(三)建设美丽宜居新茌平60实施新型城镇化年华建设行动。根据聊城市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理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职责的函》,明确要求由发改部门负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且2022年7月18日,汲广树区长批示:请惠峰同志牵头调度,区发改局、区住建局按要求落实。

(九)区科技局(共2条)

24、第2页,第9行,建议删除“(牵头部门:区科技局)”。

25、第5页,第7条,建议删除“充分利用政务共享数据平台,按照“能减尽减、能简尽简”原则,进一步压减涉企服务事项办事环节、材料和时效,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十)区市场监管局(共1条)

26、第12页,第18条,建议增加“到2025年,力争培育各类质量品牌企业10家”。

(十一)区文化和旅游局(共1条)

27、第43页,第97条,原文内容表述“定期对文物的安全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检查,持续推进“两河”(?)文化遗存和文物普查”建议修改为“定期进行文物安全检查,持续推进“两河”(黄河和大运河)文化遗产和文物普查”。

二、无意见

区融媒体中心、茌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宣传部、水利局、财政局

茌平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