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问答——专家解读:聊茌政办发〔2022〕2号聊城市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茌平区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的解读

字号:
发布时间: 2022-03-03 发文单位:茌平区人社局

城乡公益性岗位有哪些作用?

大力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充分安置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对于提高就业困难人员收入水平、推动共同富裕,发挥着基本的兜底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收入。就业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在推动共同富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大规模增设城乡公益性岗位,让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就业有岗位、工作能增收。

二是提技能。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岗前、岗中、到期再就业全过程培训,支持企业面向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增强公益性岗位人员再就业能力和致富本领。

三是获感受。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好“温饱”的同时,让从业人员更有“尊严”。加强公益性岗位权益保障,要求用人单位与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协议,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要求以县为单位,统一为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城镇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让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在劳动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益性岗位待遇怎么样?

城乡公益性岗位统一实行政府补贴,按照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或月最低工资标准,由县(市、区)依据岗位类型、劳动时间等因素确定,按月发放。同一人员的岗位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乡村公益性岗位到期后可视情适当延长,城镇公益性岗位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乡村公益性岗位为在岗人员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城镇公益性岗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公益岗位如何管理?

关于公益性岗位的管理问题。县(市、区)按年度发布城乡公益性岗位需求公告,采取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审核公示、县级审批的方式组织上岗。城乡公益性岗位的管理由乡镇(街道)统一负责,村(社区)参与做好需求摸排、人员组织、日常管理等工作。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助管理。省里将搭建全省统一的公益性岗位精准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做到岗位和人员“双实名”管理,防止“虚报冒领”“吃空饷”等情况。

有什么重要举措?

(一)创新体制,职责清晰,落实得力。实行区政府负总责,乡镇(街道)具体落实,村(社区)参与做好日常管理使用。区政府负责政策制定、资金筹集,乡镇(街道)负责组织实施、岗位开发、待遇发放、督促检查,村(社区)参与做好需求摸排、人员组织、日常管理。实现了招人、用人、管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良好格局。

(二)实施“精准化”的开发管理措施。明确岗位开发计划、安置范围、设岗类型,配套制定开发管理办法,做到开发步骤精准、安置对象精准、岗位类型精准。

(三)实行“一体化”的政府补贴政策。实行城乡公益性岗位统一政府补贴,待遇标准实行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待遇期限一般为3年,乡村公益性岗位到期后可视情适当延长,城镇公益性岗位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以初次核定其享受补贴时年龄为准),均优于国家现行政策标准。

(四)强化考核管理建立考核机制,加强考核评价,建立聘用人员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防止“虚报冒领”“吃空饷”等情况。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单位: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解读专家:山东兴茌律师事务所 朱丽华

联系电话:15165135996

具体联系人:徐福军

咨询电话:0635-7298368